| 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投圈生态服务平台 • 致力为中国创投圈的繁荣发展而努力服务!

银保监会假期重磅发声!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1-10-08 13:01作者:毛小柒来源:涛动宏观

本文作者 涛动宏观 毛小柒;金融监管研究院 院长孙海波。


本文纲要


一、要点1:优先满足煤电、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二、要点2:明确“四严禁”要求


三、要点3:明确“七不得”要求


四、要点4:全文未直接提及“楼市”


2021年10月4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服务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和商品市场有序流通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21)42号,以下简称42号文),明确了“四严禁”和“七不得”要求。


尤其要注意,监管要求银行授信硬性条件不得高于国家标准的表述还是头一次,此前银保监会作为防风险主要看门人,主要使命是防止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所以微观审慎是主基调。


金融机构制定行业授信政策的时候,一般会根据每个产业特点,列举基本的条件和门槛,包括行业排名、规模指标、技术指标等条件,当然没达到这些指标,业务部门或者行领导也可以走特定流程去特批,但一般不多见(毕竟需要担责)。监管明文要求,授信文件里面至少不能列举太高的授信门槛,而且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钢铁煤炭等行业,这是头一次,也说明整体监管政策逐步向宽信用倾斜,整个社会融资增速下降仍在持续。


一、要点1:优先满足煤电、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为缓解近期用电紧张、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等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压力,42号文提出三点要点:


(一)优先满足煤电、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生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并为其开辟绿色办贷通道,优先安排贷款审批投放。


(二)银行保险机构要配合地方政府,支持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增加电煤供应。这是继配合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领域做到“两个维护”外,银行保险机构需要配合地方政府的另外一个领域,意味着银行保险机构的政策性职能定位进一步被凸显。


(三)对短期偿付压力较大但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可予以贷款展期、续贷。根据需要适当提高不良贷款监管容忍度。


42号文本质上实际就是对两高一剩要坚持差别化信贷政策。


过去几年的监管检查文件每次仍然会带上“两高一剩”这个标签,最终因为两高一剩产业政策被处罚的还是很罕见。两高一剩的表述并不严谨,当初具体指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几个行业,但是这些行业同时也经历了降能耗和环保的技术迭代,产能集中和技术投入,意味着信贷这些行业未必就是要鼓励高能耗高污染。


同时又是全产业链上游,长期的政策打压有可能导致产能释放不足,一旦新的周期来临,这些行业的产能短缺或严重影响整个经济体的运行。


对于“两高一剩”等限制或禁止行业的理解:应施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在银监发【2018】4号文中的表述:


违规将表内外资金直接或间接、借道或绕道投向股票市场、“两高一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特别是失去清偿能力的“僵尸企业”;


对于“两高一剩”等限制或禁止行业不同于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应该要区分行业内企业分化,施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具体可以从2016-2017年国务院、央行和银监会发布过的多份文件中了解。


(1)《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银发[2016]42号)


(2)《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文)


(3)银监会、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文《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16〕51号)


二、要点2:明确“四严禁”要求


这四个“严禁”旨在严防银行保险资金影响商品市场,具体为:


(一)严禁挪用套取信贷资金或绕道理财、信托等方式,违规参与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投机炒作;


(二)严禁挪用各种贷款投机炒作茅台酒、名贵普洱茶等高端消费品;


(三)严禁银行保险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债市、期市,影响大宗商品价格;


(四)严禁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煤电、煤炭等企业和项目违规抽贷、断贷,防止运动式减碳和信贷“一刀切”。


三、要点3:明确“七不得”要求


这七个“不得”旨在规范消费信贷、信贷管理等方面。


(一)消费信贷领域明确“四不得”,消费金融行业迎变局


1、不得诱导金融消费者盲目借贷、过度超前消费。


2、严控单一客户发卡数量和授信额度,不得通过诱导“过度分期”等方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防止以卡养卡、以贷还贷。这意味着政策层面对信用卡的关注开始明显提升。


(1)2020年12月31日央行发布的《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自2021年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自主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这使得一些银行便开始发力信用卡分期业务。不过42号文的出台,则基本上断了这一贪想。


(2)进一步往前看,2017年11月14日重庆银监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卡风险防控的通知》已经对信用卡业务进行了相应规范,为后续可能采取的信用卡业务监管举措提供了一定参考:


不得实施单一以发卡数量为指标的不当激励考核办法;,不得单纯为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而盲目发展不宜通过信用卡渠道开展的业务;


严格实行信用卡业务统一授信管理,不得在整体额度之外再给予持卡人分期付款等额度,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授信审批、交易授权、交易监测、资金结算等核心业务外包。


加强对信用卡专项分期、大额客户等业务管控,信用卡透支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


显然,控制单一发卡量和授信额度是短期内政策层面比较关注的。


3、规范银行机构与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合作,审慎开展与助贷机构的业务合作,不得提供显著高于市场利率的消费信贷产品。


实际上2021年6月以来,部分地区便窗口指导辖内消费金融公司设定24%红线,要求其个人贷款利率全面控制在24%(主要指单利的IRR、而非APR)以内。


这一规定意味着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变局(详见消费金融行业迎变局),我们理解短期内银行机构与助贷机构之间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受到限制(即不鼓励),而银行机构与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合作可能在持续规范的政策导向下成为一个方向,24%的红线应不是终点。


4、不得开发违反公序良俗、助长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的“墓地贷”“美丽贷”“彩礼贷”消费信贷产品,坚持打击各种“伪创新”。


过去一段时期所谓的“彩礼贷”、“墓地贷”、“美丽贷”、“二胎贷”、“三胎贷”、“月子分期”等特色消费信贷产品频繁涌现,虽然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也加剧了社会焦虑。实际上早在2021年4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详情参见央行4月1日重磅发声),央行便给予了严肃批评,当时央行指出“个别银行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挑战社会痛点,引导居民过度负债,触及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脱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职……通过制造噱头的方式来宣传获客,反映了中小银行自身服务能力的不足”。


这意味着后续央行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将会对中小银行的产品创新和业务准入实施有效监管,即后续中小银行有任何新产品可能还需要事先报批给监管部门,而监管部门在引导中小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方面亦将有许多动作。同时也提醒中小银行在创新特色消费信贷产品方面,一是要注意不要图新鲜创新乱起名字、过度包装,二是在营销方面要注意不要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注意适可而止。


(二)信贷政策明确“三不得”,首次提出“授信条件不得高于国家标准”


42号文提出要督促银行机构及时主动调整完善信贷政策,要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和环保政策为导向,即银行信贷政策要跟随国家战略导向,跟着政策指向走。


1、授信条件不得高于国家标准,防止抬高融资准入门槛


这个规定是第一次出现,也特别值得关注。具体来看,之前出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看,监管部门总是希望银行执行的标准要严于国家,而实践中银行的准入门槛往往也会更高更严。


现在42号文要求银行机构的授信条件不得高于国家标准,意味着政策层面有一定松动迹象,旨在某些敏感领域推动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力度,当然这一规定也给地方监管部门的执行尺度上带来不小挑战。毕竟对于地方监管部门来说,标准更严才比较好把握。


2、不得放松信贷用途管理和真实性查验


该规定旨在防止信贷资金被套取和挪用,避免信贷资金及表外资金流入国家不鼓励的领域,如避免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债市、期市等。


3、不得继续支持长期亏损、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


该提法一直存在。而此次提出,则旨在腾挪出信贷空间。这主要是因为银行机构之前投入僵尸企业的信贷资源虽然已经变成问题授信,但大多还是趴在账目,一直处于占用资源的状态。因此这一规定的用意,是希望银行将投向僵尸企业的信贷资源及时通过核销等方式解决,将有效信贷资源投入到政策指向的领域中。


四、要点4:全文未直接提及“楼市”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是,42号文仅强调了防止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债市、期市,唯独没有提及“楼市”,即防止信贷资金流入“楼市”并没有直接体现在42号文。


不过,“七不得”中的“不得放松信贷用途管理和真实性查验,防止信贷资金被套取和挪用”,若扩展化理解,其实也是个“口袋罪”,挪用作房地产融资可能也在其中。


总体而言,信贷资金流向管控严格根据授信条件安排,任何挪用都可能扣上违规的帽子,尤其房地产。所以42号文未提楼市说明当前的确违规流向房地产问题并不是最突出的问题,规则上并没有特别变化。


五、是否属于宽松信用前奏?


宏观背景主要是全球的资源紧张和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是今年以来持续9个月的社融增速下滑。此前央行在8月份其实就敏锐地嗅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显然仅仅依靠央行的宏观货币政策其实很难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宽信用,央行货币政策收紧效果更明显。


具体参见笔者此前文章,《刚刚!央行释放稳社融强烈信号!提出信贷总量增长!》。


当前如果房地产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问题坚持不松口,那么宽信用就需用从其他方向寻找突破口。现在这个突破口显然从产能缺口这里。后续能否从更加宏观层面寻找宽信用突破口,仍然值得期待,比如风险指标,产业政策。


640 (1).webp.jpg


其实2018年从1月份到12月份的社融走势导致的整体宏观上宽信用政策变化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360截图20211009132135170.jpg

扫码试听报名


一.案例引入

1.1 违法放贷罪

1.1.1 商业银行法

1.1.2 主要表现形式

1.1.3 监管处罚案例


二.信贷全流程主要风险点防控

2.1 一般信贷业务流程图

2.2 信用等级评定、统一授信3大风险点

2.3 贷款申请与受理2个风险点

2.4 贷前调查7个风险点

2.5 贷款审查4个风险点

2.6 贷款审批4个风险点

2.7 签订贷款合同5个风险点

2.8 贷款发放3个风险点

2.9 贷款支付3个风险点

2.10 贷后管理3个风险点

2.11 贷款收回2个风险点


三.贷后管理操作与风险预警监控

3.1 贷后管理框架及体系

3.1.1 贷后管理的重心:防范问题贷款

3.2 贷后操作检查要点

3.2.1 贷后管理主要内容

3.2.2 贷后管理8大操作要点

3.3 贷后风险预警实务

3.3.1 预警信号

3.4 预警监控案例展示

3.4.1 监控模型

3.4.2 某银行信用风险监控预警项目示例

3.4.3 某银行操作风险项目示例

3.4.4 风险预警

3.4.5 风险缓释与问题贷款处置



360截图20211009132150911.jpg

扫码试听报名


一.2021年信贷投向和行业风险识别与防范

1.1 宏观经济分析

1.2 房地产行业分析及审查要点

1.3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审查与风控

1.4 新兴行业分析及审查要点

1.5 行业调查报告撰写


二.商业银行信贷全流程风险防范

2.1 课程引入

2.2 信贷全流程主要风险点防控

2.2.1 一般信贷业务流程图

2.2.2 信用等级评定,统一授信

2.2.3 贷款申请与受理

2.2.4 贷前调查

2.2.5 贷款审查

2.2.6 贷款审批

2.2.7 签订贷款合同

2.2.8 贷款发放

2.2.9 贷款支付

2.2.10 贷后管理

2.2.11 贷款收回


三.贷后管理操作与风险预警监控

3.1 案例引入

3.2 贷后管理框架体系

3.2.1 贷后管理为什么主要

3.2.2 贷后管理的重心

3.2.3 贷后管理体制

3.3 贷后操作检查要点

3.4 预警监控案例展示


四.民法典背景下不良贷款清收方法及实操案例

4.1 清收不良贷款总体思路

4.2 清收处置不良12种方法、经典案例、实战操作

4.3 企业逃废银行贷款五种模式及10个对策

4.3.1 企业逃废银行贷款五种模式

4.3.2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原因和标志

4.3.3 银行防控企业逃废债应采取的10个办法

4.4 清收工作常遇81个问题及对策

4.5 处置不良资产应注意的四个方面事项

4.5.1 处置不良贷款避免新增加十个方面风险

4.5.2 注意六个方面事项,保护好自己

4.5.3 正确处理市场化处置和自主清收的关系

4.5.4 正确处理存量化解与源头治理的关系


五.消费类、个贷类不良资产投资与处置

5.1 市场现状

5.2 投资前景

5.3 政策解读

5.4 资产的获取

5.5 处置痛点

5.6 处置方法

5.6.1 以物抵债

5.6.2 司法处置(清收):诉讼、谈判催收

5.6.3 批量转让、打包:银行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要点解读

5.7 主要供应来源及需求交易方式分析

5.8 投资处置业务链条的搭建

5.8.1 交易结构与资金募集

5.8.2 银行、AMC合作

5.8.3 处置服务商的选择

5.9 其他常见风险与应对方式


六.地产债权类项目风控核心要点及问题资产处置案例

6.1 监管动态及趋势分析

6.2 项目风险预警信号

6.3 信托参与不良的模式

6.4 问题资产处置案例


七.信贷视角下财务报表分析

7.1 财务报表基础知识

7.2 信贷视角财务分析

7.3 财务舞弊识别

7.3.1 财务舞弊手段

7.3.2 财务舞弊识别方法



360截图20211009132206412.jpg

扫码了解报名


一、行业风险分析


1、行业分析的目的、核心与功能

1.1 行业分析的定位

1.2 核心任务和功能


2、行业历史:过往经验

2.1 行业界定

2.2 行业分类:子行业的视角

2.3 行业演变:盈利逻辑的变化

2.4 行业周期: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

2.5 重建行业历史观:为什么会形成行业性周期律

2.6 案例说明


3、行业现状:截面剖析

3.1 行业概况

3.2 政策监管

3.3 市场分析

3.3 竞争状态

3.4 技术路线

3.5 发展模式

3.6 关键因素

3.7 梳理价值链:盈利模式与价值分布

3.8 案例说明


4、行业预测:面向未来

4.1 预测框架:十二因素模型

4.2 短期趋势及其判断因素

4.3 中长期研判

4.4 如何使用预测结果?准确究竟重不重要?


5、信贷风险“博”的是什么收益?


二、典型行业分析示例


三、从行业分析到信贷策略

1、行业信贷策略的一般框架

2、如何将行业分析转化为信贷策略

3、信贷策略示例


官网文章底部统一二维码_2019.08.jpg

留言提交
政府监管单位:
公安机关备案号
电子服务监管:
会员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